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是由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主办,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分会的外科学组的专业性期刊,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全国著名的大肠肛门病外科专家组成。理论与实用并管,主要反映大肠肛门病外科临床领域在国内外取行的新进展、新技术、新方法,传递研究成果和理论知识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广西卫生厅

主办单位: 广西医科大学

出版部门: 《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674-0491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45-1343/R

邮发代号: 48-116

出版周期 双月刊

创刊时间 1995

出版地区 广西

出版地区 广西

订购价格 249.00

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往期目录

首页>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广西卫生厅
  • 主办单位:广西医科大学
  • 国际刊号:1674-0491
  • 国内刊号:45-1343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:上海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万方收录(中), 维普收录(中), 国家图书馆馆藏
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
  • 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临床研究

   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特点、预防和处理.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300例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临床资料,分析结肠造口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措施.结果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.0%(54/300),其中造口缺血坏死2.66%(8/300),造口旁疝1%(3/300),腹腔内疝2.33%(7/300),造口周围炎4.67%(14/300),造口狭......

    作者:唐卫;谭春祁;左朝晖;江勃年;陈菊英;王心见;唐自元;陈玉盘;韩卫青 刊期: 2009- 06

  • 骶管内注射吗啡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

    目的探讨骶管内吗啡注射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.方法16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,分观察组(80例)与对照组(80例),观察组于术前骶管内注入吗啡1mg,观察术后镇痛效果,并发症及伤口情况.结果与对照组比较,观察组疼痛在术后各个环节均明显减轻,且并发症发生率低,肛门伤口无明显影响.结论混合痔术前采用骶管内吗啡注射是一种简单、安全、有效的镇痛方法.......

    作者:王万民;孙福堂;李丹 刊期: 2009- 06

  • 肿瘤标志物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

   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.方法对7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,利用人工神经网络(ANN)技术建立结直肠肿瘤标志物智能诊断模型.结果结直肠肿瘤标志物的ANN诊断模型对测试组结直肠癌进行识别的敏感性为0.914,特异性为0.964,准确性为0.939,均显著高于任意单项检验预测结果(P=0.000).结论与单一肿瘤标志物相比,利用ANN建立的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模型能提高诊断......

    作者:潘爱萍;李铿;曹俊涛 刊期: 2009- 06

  • RPH配合传统外剥内扎法治疗混合痔的体会

    目的观察和评价自动痔套扎术(RPH)联合手术治疗痔的临床疗效.方法采用RPH联合手术治疗混合痔173例(治疗组),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法治疗145例(对照组)做比较,随访观察并评价其治疗效果.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%和86%,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,有显著性差异;治疗组在术后有短期轻度肛内坠胀感.结论RPH联合手术治疗混合痔可以提高传统手术的治愈率.......

    作者:岑建群 刊期: 2009- 06

  •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外科治疗探讨

    目的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.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07年7月实施手术的28例患者临床资料,其中5例行结肠全切除术,12例行选择性1/3结肠切除术,11例行选择性2/3结肠切除术,观察分析3种手术的治疗效果.结果28例患者手术总有效率82%,结肠全切除术无复发,选择性1/3结肠切除术复发率明显高于选择性2/3结肠切除术.结论结肠全切除术、选择性1/3结肠切除术和2/3结肠......

    作者:文习刚;史海安;罗金波;晏立 刊期: 2009- 06

  • 经上腹正中切口制作横结肠袢式扭转造口临床分析

    目的探讨经上腹正中切口制作横结肠袢式扭转造口的临床效果.方法在上腹正中做一纵切口,使之容纳5个手指,将横结肠提出并逆时针扭转90度,使之与切口方向一致,在横结肠下放置支撑棒,支撑棒两端与皮肤缝合固定.结果该方法可完全转流粪便,无并发症,3~6个月将造口还纳.结论经上腹正中切口行横结肠袢式造口术可避免腹直肌的损伤,符合微创理念.......

    作者:黄平;杨小冬;王锋;杨力;徐浩;沈杰 刊期: 2009- 06

  • 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(附120例报告)

    目的探讨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.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对120例环状混合痔行PPH术,同时对部分痔核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.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肛门形态恢复良好,术后肛门平整,无水肿、无肛门失禁、无肛门狭窄、无术后大出血、无感染等并发症.结论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,可减少术后并发症,提高手术疗效.......

    作者:林友彬;李昭仪;杨中权 刊期: 2009- 06

  • 综合疗法治疗老年人直肠脱垂77例分析

   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老年人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.方法对77例老年人直肠脱垂患者采用直肠黏膜柱状结扎术和黏膜下注射术、缩肛术及直肠周围注射术等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.结果患者均一次性治愈,随访0.5~2年均无复发,术后无并发症和后遗症.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老年人直肠脱垂疗效确切,痛苦少,复发率低.......

    作者:李炼松;蒲建萍 刊期: 2009- 06

  • 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临床应用的探讨

    目的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.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采用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施行全结肠检查与治疗的61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.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治疗成功609例,成功率98.5%,回盲部到达率96.9%,末端回肠到达率55.5%;到达回盲部时间为5~50min,平均13min;进镜长度一般为50~80cm,少数为80~100cm,个别在100cm以上;行肠镜下......

    作者:方志恒;何宗全 刊期: 2009- 06

  • 减低缝合在肛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

    目的观察和评价减低缝合方法在肛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疗效.方法将62例后位高、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(31例)和对照组组(31例),治疗组肛瘘后侧放射状切口采用减低缝合处理;对照组肛瘘后侧放射状切口不作特殊处理,敞开引流创面.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疗效、切口愈合时间、并发症、复发率.结果治疗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.结论本方法疗效确切,缩短疗程,无明显并发症,值得临床推广.......

    作者:陈文平;张平 刊期: 2009- 06